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7章 中俄列车大劫案(三)

1993年7月21号,专案组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,对方告诉警察,牛顿团伙最近几天准备在莫斯科干一票大的,抢到钱之后,马上离开俄罗斯。

他们正在办理出境的签证,但是由于身上没什么钱,所以要在临走之前,搞一笔大钱。

牛顿这伙人,经常在莫斯科中国人比较集中的赌场、旅馆等地露面,有一些在莫斯科经商的中国商贩,已经听到了风声,开始藏钱藏货,以免被抢劫。

甚至和这些匪徒平时关系比较好的,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物,也采取了防范措施,怕这些劫匪狗急跳墙,专案组接到的这个电话,就是这里面的一个人打的。

7月24号,神秘人的电话又来了,说苗炳林和牛顿他们,已经办好了去突尼斯的签证,准备事成之后,马上逃往突尼斯。

其实这个时候,他们已经开始在莫斯科动手了。

7月22号,苗炳林团伙,手持匕首和手枪,闯进了一个中国商贩家里,勒索了1000美金。

中国专案组为了尽快破案,只能采取秘密抓捕的方式,因为按照俄罗斯的法律,抓获嫌疑人之后,必须要有受害人指证,否则四小时之后就得放人,这期间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。

如果要这么办的话,很有可能即便是俄罗斯这边抓到了人,也很难带回中国,所以专案组这边只能自己想办法抓人,然后秘密的把人带回中国。

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,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,专案组只能先通过线人,接触到了牛顿的情人。

从她这里了解到了一些牛顿团伙的情况,牛顿最近让她去勾引一个叫老于的富商,然后寻找抢劫的机会。

专案组觉得贸然对牛顿展开抓捕,会有很大的风险,所以就私下里秘密接触了老于,告诉了他事态的严重性,让他故意和牛顿周旋,随时汇报情况。

另外专案组这边,又接触上了当地一些比较有势力的中国人,通过这些人找到了一个姓李的商人。

此人家里从爷爷辈开始,就在莫斯科做生意,当地的人脉关系非常广。

不过专案组表明身份之后,李某明确的表示了拒绝,因为他不想承担风险,如果明着和警察接触的话,以后道上的人就不会和他做生意了。

不过专案组还是想到了办法,同样是在吃的方面下手。

专案组选了一家中国饭馆,花了十二万卢布,相当于用了人民币两万多元,1993年花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