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39章 南孔、北孔

沈言双手交叠,躬身一礼,“孔南依学长安好,我认得孔家孔北归……”

孔南依原本脸上和煦的笑意瞬间消失不见,冷哼一声,手中折扇不断摇晃,“孔北归?虽然我不知道孔北归是谁,但叫这个名字的,一定是那些南蛮子!莫要多说了,快些开始吧……”

沈言撇撇嘴,知道自己不说还好,说了反而惹得对方不喜。

和很多世家大族一样,作为孔府后裔的孔家,也分派系,而且派系之间更加疏离。

中华文脉,源远流长,孔子作为儒道开创者,向来备受关注,孔氏家族作为天下文脉执掌者,一直以来都受到统治者们的注意。

尤其是华夏国的封建社会,统治者一旦掌握了孔家,就掌握了华夏文脉,华夏的学子就会受到钳制,因此,统治者们对于孔氏家族,是又爱又怕,三分敬重,三分戒备,三分重视和一分畏惧……

每逢有外族政权入主华夏,最先要做的,得到孔家认可,才能让华夏国的学子归心。

……

千年前,华夏国尚且处于宋朝,关外少数民族“金”的铁骑再次点燃烽火,宋朝国君仓惶南渡,与之一同避难的,还有孔氏一脉族裔。

自此,南孔定居江浙省衢州市,守着孔子、元亓夫人木像。

北孔一脉,则守着孔府、孔庙、孔林盘踞在华夏国齐鲁省。

长久以来,南孔、北孔均自诩为正统孔氏后裔,也一直在争夺孔氏一脉的控制权和对文人的影响力。

原本南孔、北孔虽然有纷争,但好歹是一个家族,相互之间也算和睦。

但百年前,华夏国举办“祭孔大典”,庆祝夫子诞辰,北孔为壮声势想要从南孔求借孔子、元亓夫人木像,完成大典。

华夏国官方也觉得尊孔、祭孔大典有利于整合国内实力,让华夏国国威上升,大力促成孔子、元亓夫人木像北渡。

南孔一脉综合考虑之下,还是借出了象征孔子精神的孔子、元亓夫人木像。

孔子和元亓夫人木像是孔子逝世时,弟子子贡雕刻而成,代表着孔氏一脉。

但就在大典完成之后,南孔惊异的发现,北孔归还的孔子、元亓夫人木像,竟是仿冒品。

此事让华夏国官方震怒,下令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此事。

不过,贼人既然敢于做出这样的事情,自然不会让其他人抓到把柄。

历时数年的调查,最终无疾而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